财政部:积极的财政政策将“更加积极”|财政政策
- 时间:
- 浏览:32
财政部: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积极的财政政策将“更加积极”
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
韩洁、张驰
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 ,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更有效发力 ?服务实体经济 ,减税降费政策如何落到实处 ?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,财政部副部长刘伟回应了相关热点问题 。
积极财政政策要“更加积极”不搞“大水漫灌”
本周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 ,财政政策要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,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 ,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 。
刘伟说 ,下一步 ,财政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 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,坚持不搞“大水漫灌”式强刺激 ,聚焦减税降费 ,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、促进创业创新、稳定就业为重点 ,精准施策 ,提升效能 ,加强部门协作 ,强化政策协同 ,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。
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《政府工作报告》确定的2018年经济发展目标 ,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安排20.98万亿元 ,增长7.6%;安排财政赤字2.38万亿元 ,保持上年规模 。另安排不列入赤字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.35万亿元 ,比上年增加5500亿元 。
刘伟说 ,在保持较高财政投入力度和支出强度的同时 ,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体现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、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上 。
对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“更加积极” ,刘伟表示 ,一方面根据新的形势判断可以微调 ,再增加一些政策措施的配置 ,做一些加法;另一方面 ,已纳入计划的工作和重大政策的落地环节必须要加大工作力度;此外 ,各部门政策都不是孤立的 ,需要联动配合 ,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共同推进、相互配合 。
减费降税仍有潜力为实体经济进一步减负
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。刘伟介绍 ,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 ,第一就是进一步减税 ,从2018年至2020年底 ,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%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 ,初步测算全年减收650亿元 。
此外 ,对已确定的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、电网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的1130亿元 ,在9月底前基本完成 ,尽快释放政策红利 。
刘伟说 ,为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,将加快组建国家融资担保基金 。落实不低于600亿元基金首期出资 ,协同省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 ,支持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壮大 ,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 ,努力实现每年支持15万家小微企业和新增1400亿元贷款的政策目标 。
财政部数据显示 ,近年来 ,积极财政政策不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 。2013年到2017年 ,实施营改增改革累计减税2.1万亿元 ,加上采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、清理各种收费等措施 ,共减轻市场主体负担3万多亿元 。
今年以来 ,持续推进增值税改革 ,降低制造业、交通运输、建筑、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增值税税率 。据税务总局统计 ,截至5月底 ,增值税税率调整共涉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895万户 ,与调整前相比 ,改革首月即实现净减税348亿元 。
积极优化支出结构多举措有效服务实体经济
保持支出强度 ,也是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的着力点 。刘伟介绍 ,今年1至6月 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已经超过了序时进度 。
同时 ,为支持引导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,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,财政部还安排就业补助资金 ,支持稳定和促进就业 。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,集中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;实施创业担保贷款贴息 ,降低政策门槛 ,取消小微企业不能同时享受担保和贴息的限制 ,将对小微企业新招用员工比例的要求由30%降为25% 。
刘伟说 ,财政部还将加快今年1.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 ,努力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早见成效 。
“‘加快’两个字 ,是按照今年预算安排 ,希望在后半年 ,就是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把1.35万亿元专项债中尚未发行的部分 ,根据项目准备情况 ,由地方政府按市场化原则协商金融机构平稳有序发行 。”刘伟说 ,要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融资需求 ,但这些项目必须符合相关政策、纳入相关计划 ,必须是地方本来就应该推进的项目 ,而不能超越财力水平盲目铺摊子 ,要避免新增隐性债务 。
责任编辑:陈永乐